凯发k8体育 > 股市 > 股市要闻 > 红股或者转增股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红股或者转增股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凯发k8体育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红股或者转增股票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企业折价增资以后会不会有后续的税务风险

一、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免征企业所得税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两种,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累计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由公司股东大会自行决定。

盈余公积的作用主要包括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以及增加公司资本。

但法定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时,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1、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规定:股份制企业利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按照20%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盈余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8]333号),公司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即该公司以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

因此,如果股东是个人股东,对属于个人股东分得并再投入公司转增注册资本的部分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免征企业所得税公司将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转增注册资本,即该公司以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三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和第(三)项所称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因此,当被投资企业的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法人股东按照投资比例增加的部分注册资本免缴企业所得税。

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免征企业所得税1、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指出,应加强股息、红利所得征收管理。

重点加强股份有限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时的扣缴税款管理,对在境外上市公司分配股息红利,应严格执行现行有关征免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加强企业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管理,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情况,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依据现行政策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即法规仅规定企业“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 转增注册资本时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对自然人股东而言,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实质是先分配后投资,个人股东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

2、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免征企业所得税如果股东是法人或公司,被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实质也是先分配后投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法人股东从被投资的居民企业税后利润分得的股息和红利免缴企业所得税。

因此,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法人股东按照投资比例增加的部分注册资本免缴企业所得税。

三、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涉税处理1、“股票溢价”转增股本免征个人所得税,“资本溢价”转增资本要征个人所得税股本溢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的数额。

股票溢价,是指股票市场价格高于面值或者每股净资产的数额。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针对每股净资产而言,股票溢价包括股本溢价。

而资本溢价,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投资人的投入资本超过其注册资本的数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的规定,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专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中所表述的“资本公积金”,是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所形成的资本公积金。

将此转增“股本”由个人取得的数额,不作为应税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并且国税发〔1997〕198号还特别强调:“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分配个人所得部分,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10〕54号)再次明确规定,对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除“股票溢价”发行外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和股本的,要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依据现行政策...

再贴现业务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资产发生减值一般在会计科目中是以“资产减值损失”来计提的减值损失。

但在资产负债表中通常以资产的备抵科目来体现资产的减值情况。

例如: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发生减值,通常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中反映。

存货发生减值,通常在“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中反映。

坏账准备的计提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10获3股这个概念可以不用解释,因为它是以股东的出发点来说的,而10送3股和10转增3股都是以股份公司的出发点来描述的,所以可以这样理解股份公司10送3股或10转增3股,广大股东每10股获得3股回报. 下面介绍下10送3股和10转增3股的不同之处. 送股是上市公司将本年的利润留在公司里,发放股票作为红利,从而将利润转化为股本。

送股后,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总额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

而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的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股相似。

转增股本与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帐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转增股本严格地说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从上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 10送3股是在公司获得盈利的情况下,对股东的一种分红回报. 10转增3股则是公司不管有没有盈利,它使用公积金转赠股本,对股东来说,并没有实质的进行分红回报.

坏账准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影响

1、坏账准备作为应收账款的一个备抵科目,计提的时候是减少了应收账款,相应的资产总额会减少2、计提坏账的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导致利润表的利润营业利润减少,但是不会影响所得税的,因为在税务上计提坏账是不认得,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如果有坏账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资产负债表是什么意思

一、美联储缩表对中国的影响:毋庸置疑,过去几年中国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美元汇率波动和资本异常流动的作用和影响。

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存在清理僵尸企业、不良率较高的风险,面临股市、债市、楼市、外汇市场联动风险加大的新挑战,难怪有人忧心忡忡,担心美国“缩表”可能会加速资本外流,刺破中国房地产泡沫,引发后果不堪设想的金融危机。

二、资产负债表简介: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在应对美国“缩表”冲击方面做足了准备,有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首先,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给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投资者信心增强,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资本外逃的压力缓解。

其次,适时进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加人民币汇率灵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指数稳定,不再盯住美元,既释放了短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又赋予央行更大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能力。

再次,“一带一路”战略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辅相成,卓有成效,为中国经济开辟了国际合作新空间。

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快速增长,优化了国际贸易格局,人民币加入sdr后得到更广泛使用,2016年中国对沿线国家新增投资中使用人民币交易的金额同比增长46%,大约20%的对外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减少美元需求,无疑会降低美国货币政策、美元流动性变化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

最后,我国高度重视金融系统性风险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制定了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一行三会”加强协作,找准关键因素进行精准动态管理,能够有效防止资本流动风险的跨市场传染。

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是什么呢?

1.公允价值运用于分配标准。

如,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按各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且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时,按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因合并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将商誉账面价值分摊至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时,按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公允价值总额比例进行分摊等等。

这就有效保证了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库存商品成本计价的合理性。

2.公允价值在一些判断标准中的运用。

如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销售净价(即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等。

而长期股权投资的确定就是通过比较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投资成本而确定的;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的确定也是依据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其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就是通过比较销售净价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孰高取孰。

这就有效保证了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计价的合理性。

3.部分准则规定直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新会计准则体系规定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的计量,符合条件的应该采用公允价值,并且一律纳入表内反映。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可见公允价值的相应变动会引起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2)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因为债务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所以债务重组后往往会使债权人净资产减少,债务人净资产增加。

新准则中当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这就确保了债权人、债务人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相对合理性。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以下两项条件时: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则应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当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差较大时,会引起资产总额的相应增减变化。

(4)投资性房地产。

在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和自用资产相互转换时,以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转换后房地产的入账价值。

若公允价值大于或小于原账面价值,必然使资产增加或减少。

另外,当将自用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而公允价值又大于原账面价值时,即资产重估增值时,需在增值真正实现前先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这里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所有者权益随公允价值变化而变化。

(5)生物资产。

满足条件采用公允价值时,生物资产不再计提折旧,也不再提取减值准备,而是每期期末确认和计量结存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并将该公允价值作为期末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这样资产负债表中生物资产的期末计价完全倚赖于期末其公允价值,增加了资产总额的不确定性。

81772
网站地图